top of page
Search

當鋪 – 生存之秘

  • Writer: uncle2 hk
    uncle2 hk
  • Sep 14, 2020
  • 3 min read

特別嗚謝

30 四月, 2017BYANNAYIU



  • 「二叔公」為何叫「二叔公」?

據說以前鄉下人遇上周轉不靈時,便向「隔籬二叔公」(鄰舍)借貸,二叔公雖予幫忙,惟或多或少也要有抵押,流傳之下,經營押物貸款的當鋪,便稱作「二叔公」。

  • 走在潮流尖端的「波鞋當鋪」

外國有當鋪嗎?當然有,而且充分利用科技,好像美國的典當線上網 PawnGuru,透過輸入特定資料協助你配對不同當鋪。有趣的是,2014年紐約一位16歲美國青年Chase Reed,看準年輕人不買金但追捧貴價或限量版波鞋的市場,成功開辦全球首間波鞋當鋪,他指曾有客人要支付兄弟的葬禮費用,當了一雙貴價鞋;亦有女生為了買裙而斷當一雙鞋。

  • 當鋪根本沒提供「當」服務

昔日當鋪會按照資本額的多少、經營範圍的大小、當期的長短和獲取利息的高低等,分為「當、典、按、大押、中押、小押」。雖然我們整天叫當鋪、當鋪,但其實香港當鋪早於民國時期已沒有提供「當」服務,甚至兩岸三地都不復見「當」服務。「當」、「按」和「押」中,「當」的經營資金及規模最大,當期最長3年;「按」的經營資金及規模比「當」稍小,當期最長2年,月息和「當」一樣,每借出1兩銀收3分銀;「押」則是經營資金及規模在三者中最小,當期最長4個月。

  • 無錢?用信用卡啦

典當業是香港最早出現的信貸行業,時移世易,目前不少當鋪亦引入信用卡、即時轉帳處理交易。



  • 重要《當押商規例》你要知

當鋪起源於漢朝,見諸於中國文字資料的記載,迄今逾1500 年。當鋪古時稱為質肆、質舍、解典鋪、典解庫、長生庫等。明清時,才出現當鋪、大押、質典、押當鋪、小押(典)、按店等名稱。而香港當鋪早於200年前已出現,據《香港雜誌》記載,1890年香港有32家當鋪,但首家合法當鋪則成立於1926年,本港政府同年頒佈典當條例;

70年代,香港政府為解決「賊贓問題」,立例規定押物人必須出示身份證及報上住址,才能完成交易;

2009年,港府修訂《當押商條例》,每筆貸款金額上限由5萬元,調高至10萬元;

當押約期為4個農曆月,客戶需支付利息最高每農曆月3.5厘的息率,可續期;


當鋪的監察政府部門是香港警務處牌照課(PLO)。




  • 人人有獎

港九押業商會有限公司1947年成立,當時會員只有11個,發展至今會員增至逾180個。近年會費由幾百元增至1200元,富康大押的周文康指會費多年無變,新收費合理:「每年商會都舉行春茗,選地絕不馬虎,全場三十幾圍酒席,一席都收費幾千元。還有豐富的抽獎,每間當鋪只限2人前往,今年我和大仔去,每人都抽中500元,其實個個都實中獎。」問及商會活動極少,還有其他用處嗎?「當鋪有什麼事,有商會為你出頭啊嘛。」

  • 通知你執笠

有些當鋪結業會登廣告,提醒客人盡早贖回抵押品。



  • 當鋪的「關二哥」


昔日典當業也會供奉行業神祇,包括財神(求財)、火神(避免災禍)及號神(對害蟲表示敬意),拜號神是為了避免皮草、衣料等遭受蛇蟲破壞。

  • 民間習俗 ──「當仔」

舊時社會生活艱苦,父母擔心嬰兒養不大,於是會把剛出生的孩子帶去當鋪典當,即「當仔」,二叔公亦會開出寫有祝福語的假當票,寓意有二叔公看顧。後來漸漸形成即使不是窮人家庭都會「當仔」,視之為一種祈福儀式。

  • 外人聽不明的暗語

當鋪生意是賺取差價,為免讓行外人知道內情,當鋪都有一套行內術語。例如將軍,即是負責店內膳食的員工;馬紙,即是號碼紙,是繫在押物上的紙條,方便日後在貨倉找回物品;流當品,即斷當物品。另外,「知足心常樂、無求品自高」則代表數字1至10,即高就是10。

  • 「九出十三歸」、「有當有贖上等人」

所謂「九出」,是指若當出10元抵押品,但客人只收得9元,其餘1元是當鋪先扣起第1個月利息;「十三歸」,是指贖回物件時,要付出13元(包括本金和利息)。因此舊時當鋪被稱「雷公轟」,指就算當鋪被雷擊中,草也不多生一條,完全是高利貸、狂吸窮人的血汗錢。不過對於需款救窮的人,當鋪還是提供了方便之門。直至50年代中,政府加強管制當鋪運作,才立法規定當鋪的合理貸款利息。

於50、60年代,出入當鋪屬平常事,窮人甚至要典押家當換米充饑。大部分家庭都十分窮困,因此出現「有當有贖上等人」這句話自嘲,表示有值錢東西當贖已非常不錯。


 
 
 

Kommentare


@2024 UNCLE2 FINTECH LIMITED. ALL RIGHT RESERVED. 

bottom of page